一、含鐵錳地下水的形成
鐵在地球表麵分布很廣,地殼中的鐵質多半分散在各種晶質岩和沉積岩中,它們都是難溶性的化合物。
這些鐵質大量的進入水中,一般通過以下幾種途徑:
1、含碳酸的地下水,對岩層中二價鐵的氧化物起溶解作用。 在水的循環中,部分雨水由地表滲入地下的過程中,一般都要經過富含物的表土層。土壤中的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被分解而產生出大量二氧化碳,這些二氧化碳溶於水中便使地下水含有大量的碳酸。含有碳酸的地下水經過地層的滲透和過濾,能逐漸溶解岩層中二價鐵的氧化物,而生成可溶於水的重碳酸亞鐵: FeO+2CO2+H2O=Fe(HCO3)2 當岩層中有碳酸亞鐵存在時,碳酸亞鐵在碳酸作用下也能生成溶解於重碳酸亞鐵。 FeCO3+CO2+H2O=Fe(HCO3)2
2、三價鐵的氧化物在還原條件下被還原而溶解於水。在含質的地層中,常由於微生物的強烈作用而處在還原條件下時,水中的溶解氧被消耗殆盡,而由於物的分解作用,產生出相當數量的硫化氫和二氧化碳。在這種條件下,地層中的三價鐵首先被硫化氫還原生成FeS沉澱。 Fe2O3+3H2S=2FeS+3H2O+S 生成的硫化鐵在碳酸作用下又生成溶解於水中的Fe(HCO3)2。 FeS+2CO2+ 2H2O= Fe(HCO3)2+H2S
3、物質對鐵質的溶解作用。有些酸能將岩層中的三價鐵還原成為二價鐵而使之溶解於水中,還有一些物能和鐵質生成複雜的鐵而溶於水中。綜上所述,一般地下水中主要含有二價鐵的重碳酸鹽,此外,還可能含有可溶性的鐵鹽。 許多資料中介紹,鐵和錳同時存在於天然水中,含鐵地下水因地區不同,或多或少含有一定量的錳,隻有量的多少不同,在此對地下水的錳的形成就不再詳述了。
二、鐵、錳對日常生活及生產的危害
飲用含鐵地下水對人體健康,目前認為尚無影響,但也不能超過一定含量,而長期飲用含錳量較高的水,據醫學上講,可給一些人生理上造成一定的影響;含鐵、錳的水可使白色織物變黃,給水管道堵塞,給人們日常生活帶來許多不便。生產中,鐵錳可使鍋爐結垢,使離子交換樹脂中毒失敗;在紡織品上產生鏽斑;使釀造的飲料變色變味等,尤其是錳可使水產生更大的色變,鐵和錳有如此危害,規定生活用水中含鐵不超過0.3mg/l,錳不超過0.1mg/l。
三、水中鐵、錳的去除
含鐵、錳地下水在地層中經過長期滲透過濾,幾乎不含懸浮物,也不含溶解氧,一般水質清澈透明。當含鐵地下水被泵抽升至地麵後,空氣中的氧便迅速溶解於水中,水中的二價重碳酸亞鐵便被氧化成的三價鐵,三價鐵和水中的氫氧根結合生成不溶於水的氫氧化鐵沉澱由水中析出,其反應式如下: 4Fe(HCO3)2+2H2O+O2= 4Fe(OH)3 ↓+8CO2 依據以上原理,在地下水除鐵中,一般工藝選用二步法。一步向含鐵水中溶氧,將二價鐵氧化成幾乎不溶於水的三價鐵,二步是過濾除去三價鐵的沉澱物,使水得到淨化。 在東北地區除鐵工藝設計中,分為地上溶氧濾池過濾法和地下溶氧地層過濾法。所謂地上溶解氧是將水抽至地麵後,人為的將空氣和水接觸,使空氣中的氧溶解於水中,再經過濾除鐵。如齊齊哈爾、海拉爾,佳木斯分局水電段均采用此方法。所謂地下溶解氧地層過濾法,是將溶有大量氧氣的水注入回灌井內,溶於水中的氧與水中的二價鐵生成三價鐵。然後,經天然地下岩層過濾後,再從水源井將水抽至地麵,送至各用戶。
相關文章:常用除鐵除錳設備 地下水除鐵除錳工藝流程